病毒性疱疹是什么病
病毒性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黏膜疾病,主要表现为簇集性水疱伴疼痛或瘙痒,常见类型有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
1、病因与分型
单纯疱疹由HSV-1或HSV-2病毒引起,通过密切接触传播。带状疱疹由潜伏在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导致,多见于免疫力低下人群。两者均具有传染性,病毒可长期潜伏于人体神经节。
2、典型症状
单纯疱疹好发于口周、生殖器部位,表现为红斑基础上群集小水疱,破溃后形成糜烂。带状疱疹沿单侧神经分布,初期有灼痛感,随后出现成簇水疱,常伴神经痛,老年患者疼痛可能持续数月。
3、诊断方法
根据典型皮损表现可初步诊断,必要时行病毒培养、PCR检测或血清学检查。带状疱疹需与接触性皮炎、虫咬皮炎等鉴别,特殊部位疱疹需排除其他感染性疾病。
4、治疗原则
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片、泛昔洛韦胶囊可缩短病程。疼痛明显者可配合加巴喷丁胶囊、普瑞巴林胶囊等神经镇痛药。局部外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乳膏促进皮损愈合。
5、预防措施
避免接触患者皮损分泌物,保持患处清洁干燥。带状疱疹疫苗可降低50岁以上人群发病风险。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减少复发,反复发作患者需排查免疫缺陷可能。
病毒性疱疹患者应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皮损结痂前应隔离处理,接触患处后需彻底洗手。恢复期适当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系统修复。若出现高热、头痛或皮损化脓等表现需及时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