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耳炎发作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中耳炎发作可通过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生素、鼻腔减充血剂、鼓膜穿刺术、鼓膜置管术等方式治疗。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过敏性鼻炎、腺样体肥大等原因引起。
1、抗生素滴耳液
氧氟沙星滴耳液、氯霉素滴耳液等可用于细菌性中耳炎局部治疗,能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抑制细菌繁殖。使用前需清洁外耳道,避免与耳毒性药物联用。儿童患者需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药频率。
2、口服抗生素
阿莫西林胶囊、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适用于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全身治疗,可控制中耳腔炎症扩散。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皮疹、腹泻等不良反应,疗程通常持续7-10天。
3、鼻腔减充血剂
盐酸羟甲唑啉喷雾剂能缓解咽鼓管水肿,改善中耳通气功能。连续使用不超过3天,长期应用可能引发药物性鼻炎。合并过敏性鼻炎者可配合抗组胺药物使用。
4、鼓膜穿刺术
对鼓室积液持续3个月以上的分泌性中耳炎,通过穿刺引流可恢复听力。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该操作需在无菌条件下由耳鼻喉科医生完成。
5、鼓膜置管术
反复发作的慢性中耳炎患者可通过置入通气管平衡鼓膜内外压力。置管期间禁止游泳,洗澡时需用耳塞防护。通气管通常6-12个月后自行脱落。
中耳炎发作期间应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水进入耳道。睡眠时可抬高床头减少耳部充血,用温热毛巾敷患侧耳朵缓解疼痛。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恢复期适当补充维生素C增强免疫力,但需避免过度用力擤鼻或乘坐飞机等可能加重咽鼓管负担的行为。若出现高热、剧烈头痛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