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岁以上的宝宝肺炎怎么办
一岁以上的宝宝肺炎可通过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药、物理降温、调整饮食、密切观察等方式治疗。肺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异物、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
1、保持呼吸道通畅
宝宝肺炎时鼻腔和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容易堵塞气道。家长需定期用吸鼻器清理鼻腔分泌物,保持头部抬高15-30度。室内湿度维持在50-60%有助于稀释痰液,可使用加湿器或悬挂湿毛巾。避免接触烟雾、粉尘等刺激物,防止加重呼吸道症状。
2、合理用药
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治疗。细菌性肺炎可选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配合使用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中成药;支原体肺炎常用阿奇霉素干混悬剂。止咳化痰可选用氨溴索口服溶液,但2岁以下幼儿慎用中枢性镇咳药。用药期间观察药物不良反应,不可自行调整剂量。
3、物理降温
体温超过38.5℃时需采取降温措施。可使用温水擦浴,重点擦拭颈部、腋窝、腹股沟等大血管处。避免使用酒精擦浴或冰敷。适当减少衣物和被褥,保持室温在24-26℃。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持续高热或出现惊厥需立即就医。
4、调整饮食
选择易消化、营养丰富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蔬菜泥、蒸蛋等。少量多次喂养,避免过饱加重呼吸困难。保证每日液体摄入量,可饮用温开水、稀释果汁等。母乳喂养的宝宝应继续母乳,母亲需保持饮食清淡。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5、密切观察
家长需监测呼吸频率,若出现呼吸急促、鼻翼扇动、三凹征等表现提示病情加重。观察口唇和指甲颜色,出现青紫需立即就医。记录每日进食量、排尿次数及精神状态变化。咳嗽剧烈影响睡眠或持续发热超过3天应及时复诊。恢复期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肺炎恢复期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30分钟,注意避免对流风直吹。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受凉。可进行轻柔的背部叩击帮助排痰,但需避开脊柱和腰部。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和流感疫苗有助于预防呼吸道感染。建立规律的作息时间,保证每日10-12小时睡眠。若咳嗽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反复发热,需及时复查胸片排除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