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吃东西就疼该怎么办
牙齿吃东西就疼可通过补牙、根管治疗、牙周治疗、调整咬合关系、拔牙等方式治疗。牙齿吃东西就疼通常由龋齿、牙髓炎、牙周炎、牙齿隐裂、智齿冠周炎等原因引起。
1、补牙
龋齿导致的牙齿疼痛可通过补牙治疗。龋齿是牙齿硬组织被细菌腐蚀形成的缺损,进食时食物刺激暴露的牙本质会引起疼痛。补牙能清除腐质并用树脂材料填充缺损,隔绝外界刺激。轻度龋齿补牙后1-2天疼痛即可缓解。
2、根管治疗
牙髓炎引发的疼痛需进行根管治疗。牙髓炎是龋齿或外伤导致牙髓感染,表现为自发性剧痛和冷热刺激痛。根管治疗通过清除感染牙髓、消毒根管并填充材料来保留患牙。治疗后需观察1周,期间避免用患牙咀嚼硬物。
3、牙周治疗
牙周炎引起的咀嚼疼痛需系统牙周治疗。牙周炎会造成牙龈萎缩和牙槽骨吸收,导致牙齿松动和咬合痛。治疗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等基础治疗,重度者需配合牙周手术。治疗周期通常需要3-4次,间隔1-2周。
4、调整咬合关系
牙齿隐裂或咬合创伤需调整咬合。隐裂牙在咀嚼时会产生劈裂样疼痛,咬合过高会导致个别牙受力过大。通过调磨过高牙尖或制作咬合垫,可减轻牙齿负担。调整后需定期复查,观察咬合改善情况。
5、拔牙
无法保留的严重患牙需考虑拔除。智齿冠周炎或严重牙体缺损的牙齿,在保守治疗无效时可选择拔牙。拔牙后需咬棉球止血30分钟,24小时内避免漱口和进食过热食物。缺牙区建议3个月后修复。
牙齿疼痛期间应避免冷热酸甜刺激,使用软毛牙刷轻柔清洁,饭后用温盐水漱口。选择软质食物如粥、面条等,避免用患侧咀嚼。长期缺牙会导致邻牙倾斜和对颌牙伸长,建议及时修复。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牙齿问题,建议每半年进行一次洁牙和口腔检查。保持良好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两次并使用牙线清洁牙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