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后口腔炎症状及治疗方法
拔牙后口腔炎主要表现为牙龈红肿、创口疼痛、口腔异味等症状,可通过口腔清洁、药物消炎、物理治疗等方式缓解。口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口腔卫生不良、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引起。
1、口腔清洁
拔牙后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生理盐水或医用漱口水轻柔漱口,避免用力漱口导致血凝块脱落。餐后及时清除食物残渣,减少细菌滋生。建议使用软毛牙刷避开创口区域刷牙,每日至少清洁两次。
2、药物消炎
遵医嘱使用甲硝唑口颊片、西地碘含片等局部消炎药物,抑制口腔细菌繁殖。若伴有明显感染可口服阿莫西林胶囊或头孢克洛分散片,但须严格遵循医嘱用药周期,不可自行增减药量。
3、物理治疗
采用低温生理盐水含漱或冷敷面部,可减轻肿胀疼痛。恢复期可用淡盐水温热含漱促进血液循环,但术后24小时内禁止热敷以防出血加重。
4、饮食调整
术后1-3天选择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鸡蛋羹,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热饮食。恢复期增加牛奶、鱼肉等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C促进黏膜修复。
5、免疫增强
保证每日7-8小时睡眠,适当补充复合维生素B族和锌制剂。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免疫力低下者可短期服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
拔牙后应避免吸烟饮酒及剧烈运动,术后24小时内禁止刷牙漱口以防出血。若出现持续发热、创口渗脓或剧烈疼痛,需及时复诊排除干槽症等并发症。日常可适量食用猕猴桃、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但需注意避免种子卡入创口。恢复期间建议使用冲牙器低压冲洗口腔,保持修复期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