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尿道口长肉疙瘩的原因是什么
女性尿道口长肉疙瘩可能与尿道肉阜、尖锐湿疣、尿道黏膜脱垂、前庭大腺囊肿、皮脂腺囊肿等因素有关。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避免自行处理。
1、尿道肉阜
尿道肉阜是尿道口良性增生组织,多见于中老年女性,可能与雌激素水平下降、慢性炎症刺激有关。表现为尿道口单发或多发红色柔软肿物,可能伴随排尿疼痛或接触性出血。确诊需通过妇科检查,治疗可采用雌激素软膏局部涂抹或手术切除。
2、尖锐湿疣
由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表现为尿道口菜花状赘生物,表面粗糙易出血。可通过醋酸白试验或HPV检测确诊,治疗需采用冷冻、激光或光动力疗法清除疣体,同时需配合抗病毒药物如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
3、尿道黏膜脱垂
因盆底肌松弛导致尿道黏膜外翻脱出,常见于多次分娩或长期腹压增高女性。脱垂黏膜呈环形肿胀,可能伴有排尿困难或尿频。轻度可通过盆底肌锻炼改善,重度需手术复位固定,常用术式为尿道悬吊术。
4、前庭大腺囊肿
前庭大腺导管阻塞导致分泌物潴留形成囊肿,位于尿道口侧后方。囊肿增大时可触及波动感包块,继发感染会出现红肿热痛。无症状小囊肿可观察,有症状者需行囊肿造口术或腺体切除术。
5、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导管堵塞形成的表皮囊肿,质地较硬与皮肤粘连。继发感染时会出现红肿疼痛,可能破溃排出豆渣样内容物。治疗需完整手术切除囊肿壁,合并感染时需先使用莫匹罗星软膏控制炎症。
日常需保持会阴清洁干燥,选择棉质透气内裤并每日更换。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冲洗阴道,排尿后从前向后擦拭。出现异常分泌物、排尿不适或肿物增大时,应及时至妇科或泌尿外科就诊,必要时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恶性病变。治疗期间禁止性生活,伴侣需同步检查治疗以防交叉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