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炎是什么引起的
膀胱炎可能由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免疫力低下、化学刺激、医源性操作等因素引起。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下腹坠胀等症状,可通过尿常规、尿培养等检查确诊。
1、细菌感染
细菌感染是膀胱炎最常见的原因,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致病菌。细菌通过尿道逆行进入膀胱,在膀胱内繁殖并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浑浊、血尿等症状。治疗可遵医嘱使用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等抗菌药物。
2、尿路梗阻
尿路梗阻导致尿液滞留,增加细菌滋生机会。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肿瘤压迫等因素均可引起尿路梗阻。患者可能伴随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等症状。解除梗阻是关键,可考虑导尿或手术治疗。
3、免疫力低下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艾滋病等导致免疫力下降时,膀胱防御功能减弱,容易发生感染。这类患者可能症状不典型但易反复发作。治疗需控制基础疾病,必要时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如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4、化学刺激
某些化学物质如避孕杀精剂、女性卫生喷雾、过度使用肥皂等可能刺激膀胱黏膜,引发非感染性炎症。患者可能出现排尿不适但尿检无异常。避免接触刺激物后症状多可自行缓解。
5、医源性操作
导尿、膀胱镜检查等医疗操作可能将细菌带入膀胱或造成黏膜损伤。操作后1-2天内出现尿路刺激症状需警惕膀胱炎。预防性使用环丙沙星片等抗菌药物可降低感染风险。
预防膀胱炎需注意会阴部清洁,避免憋尿,多饮水保持尿量充足。女性应注意性生活后排尿,经期勤换卫生巾。反复发作的膀胱炎患者应排查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构异常或免疫功能问题。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用药导致细菌耐药。
相关推荐
01:16
02:08
01:57
0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