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新生儿高血糖症
新生儿高血糖症可通过调整喂养方式、静脉补液、胰岛素治疗、监测血糖、病因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症状通常由早产、应激反应、药物影响、遗传代谢异常、感染等因素引起。
1、调整喂养方式
对于轻度高血糖的新生儿,优先采用母乳或配方奶少量多次喂养,避免一次性摄入过多糖分。喂养间隔可缩短至1-2小时,同时监测血糖变化。若血糖持续偏高,需暂时减少含糖奶量或改用特殊配方奶。
2、静脉补液
当血糖超过15mmol/L或出现脱水时,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低浓度葡萄糖溶液。补液速度需根据体重精确计算,通常以4-6ml/kg/h起始,避免快速纠正导致渗透压失衡。补液期间每2小时监测血糖及电解质。
3、胰岛素治疗
血糖持续高于20mmol/L或伴酮症酸中毒时,需皮下注射胰岛素。常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初始剂量0.01-0.1U/kg/h,根据血糖值调整。治疗期间需密切监测血糖,防止低血糖发生。
4、监测血糖
采用足跟血或动脉血进行动态血糖监测,重症患儿需每小时检测。血糖控制目标为4-8mmol/L,早产儿可放宽至4-10mmol/L。记录血糖波动曲线,为治疗方案调整提供依据。
5、病因治疗
对继发于感染的患儿需使用注射用头孢他啶等抗生素;遗传性糖尿病患儿需长期胰岛素替代;药物诱发者需停用氢化可的松等升糖药物。同时排查是否存在先天性胰岛发育异常。
治疗期间需维持适宜环境温度,减少能量消耗。恢复期逐步过渡至正常喂养,定期随访血糖及生长发育指标。家长应学会使用血糖仪监测,观察患儿有无多尿、脱水等异常表现,避免高渗性脱水等并发症。出院后3个月内每月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警惕永久性糖尿病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