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病毒性疱疹危害及治疗
儿童病毒性疱疹是由单纯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皮肤黏膜感染,可能表现为口腔疱疹、手足疱疹或全身性水疱,需及时干预以防并发症。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局部护理及对症支持。
1、抗病毒治疗
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可抑制病毒复制,适用于中重度感染或免疫低下患儿。使用需严格遵医嘱,避免自行调整剂量。早期用药能缩短病程,减少疱疹后神经痛风险。
2、局部护理
疱疹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破溃后使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细菌感染。家长需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剪短指甲避免抓挠,衣物选择纯棉透气材质。
3、发热管理
体温超过38.5℃时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退热,配合物理降温。注意补充水分,观察有无嗜睡、抽搐等重症表现。
4、营养支持
口腔疱疹患儿宜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酸奶,避免酸性或坚硬食物刺激溃疡。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剂有助于黏膜修复。
5、并发症预防
疱疹性角膜炎需使用更昔洛韦滴眼液,脑炎需静脉用阿昔洛韦注射液。免疫缺陷患儿可能出现播散性感染,需住院监测。
患儿康复期应隔离至疱疹结痂,避免接触孕妇或免疫低下者。日常注意洗手消毒,加强锻炼提升免疫力。若出现高热不退、精神萎靡、疱疹化脓等症状,家长须立即就医。恢复后部分病毒可能潜伏于神经节,抵抗力下降时可能复发,需定期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