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判断宝宝是不是中耳炎
判断宝宝是否患中耳炎需观察耳部症状、全身反应及行为变化,主要有耳痛、发热、耳道分泌物、抓耳摇头、听力下降等表现。若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1、耳痛
中耳炎患儿常因耳内压力变化出现剧烈耳痛,婴幼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安、拒食或睡眠中突然惊醒。疼痛在平躺时可能加重,部分患儿会用手频繁抓挠患侧耳朵。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疼痛更为显著,可能伴随鼓膜穿孔后脓液流出。
2、发热
细菌性中耳炎多伴有38℃以上发热,婴幼儿可能出现高热惊厥。体温波动与感染程度相关,部分患儿会出现寒战、面色潮红等全身症状。需注意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发热鉴别,后者通常先出现咳嗽、鼻塞等症状。
3、耳道分泌物
化脓性中耳炎可见黄色或黄绿色脓液从外耳道渗出,干燥后形成痂皮。分泌性中耳炎则可能出现透明或淡黄色浆液性渗出。发现耳道异常分泌物时应避免自行清理,防止损伤鼓膜。
4、抓耳摇头
婴幼儿无法准确表达耳部不适,常通过频繁抓耳、摇头、摩擦枕头等方式缓解疼痛。这些行为在喂奶或躺卧时可能加剧,部分患儿会拒绝患侧卧位。需与湿疹等皮肤疾病引起的抓挠区别。
5、听力下降
中耳积液会导致传导性听力减退,表现为对呼唤反应迟钝、看电视音量调大、语言发育迟缓等。急性期听力下降多为暂时性,但反复发作可能影响语言习得。可通过耳声发射检查初步评估听力状况。
家长发现宝宝有疑似中耳炎症状时,应避免自行使用滴耳液或掏耳,保持耳道干燥清洁,哺乳时注意抬高头部防止呛奶,减少二手烟暴露。确诊后需遵医嘱规范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分泌性中耳炎必要时需行鼓膜穿刺术。日常需加强营养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定期进行儿童保健听力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