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引起毛囊炎
毛囊炎主要由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物理刺激、化学刺激、免疫低下等原因引起,表现为毛囊周围红肿、疼痛或脓疱。可通过局部清洁、外用药物、口服药物等方式治疗。
1、细菌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侵入毛囊是常见原因。多因皮肤破损、卫生不良或剃须刮毛导致细菌定植。典型症状为红色丘疹顶端伴白色脓头,可能伴随压痛。治疗需遵医嘱使用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等抗菌药物,严重时口服头孢呋辛酯片。
2、真菌感染
糠秕马拉色菌等真菌过度繁殖可引发真菌性毛囊炎。常见于多汗、油脂分泌旺盛部位,表现为环形红斑伴细小脓疱。需使用酮康唑洗剂清洗,配合硝酸咪康唑乳膏外用,顽固病例口服伊曲康唑胶囊。
3、物理刺激
紧身衣物摩擦、脱毛蜡使用不当等机械刺激可破坏毛囊屏障。表现为成片红色丘疹伴瘙痒,好发于大腿、腋下。建议穿宽松棉质衣物,避免反复刮剃,局部冷敷缓解炎症。
4、化学刺激
染发剂、劣质护肤品中的化学成分为常见诱因。接触后24小时内出现毛囊性红斑、灼热感。应立即停用致敏产品,清水冲洗后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时口服氯雷他定片。
5、免疫低下
糖尿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者易反复发作。表现为深在性脓疱、愈后留疤。需控制基础疾病,增强免疫力,必要时皮下注射人免疫球蛋白。
日常需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抓挠患处。沐浴时选用pH5.5弱酸性沐浴露,出汗后及时擦干。饮食减少高糖高脂摄入,适当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反复发作或伴随发热者应及时就医,进行脓液培养等检查明确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