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后又出血咋回事啊
肛瘘手术后再次出血可能与创面渗血、感染或活动过度等因素有关。肛瘘是肛周脓肿破溃后形成的慢性感染性管道,术后出血需结合具体情况分析。
手术后短期内少量渗血属于正常现象,通常与创面未完全愈合或排便摩擦有关。此时血液多呈鲜红色,可观察到纱布有少量血迹。患者需保持肛门清洁,避免用力排便,遵医嘱使用康复新液或云南白药粉局部外敷。若出血伴随轻微疼痛但无发热,可能与结扎线脱落或肉芽组织增生有关,需复查确认创面恢复情况。
若出血量较大且持续不止,或排出暗红色血块,需警惕感染或血管损伤。这种情况常见于术后护理不当引发创面感染,表现为出血伴随脓性分泌物、肛门灼痛及体温升高。深部肛瘘手术可能损伤直肠血管,导致动脉性出血,此时血液呈喷射状且难以自止。患者应立即卧床制动,用无菌纱布压迫止血,并急诊处理。复杂性肛瘘术后出现反复出血,可能存在残留瘘管或脓肿复发,需通过肛门镜或MRI进一步检查。
术后应保持大便软化,每日用高锰酸钾溶液坐浴2次,避免久坐久站。饮食选择小米粥、蒸南瓜等低渣食物,禁止饮酒及辛辣刺激饮食。恢复期间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每小时浸透3块以上纱布时,须立即返院处理。定期复查肛门指诊和超声,观察瘘管闭合情况,术后1个月内禁止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受压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