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周围发红是怎么回事
烫伤后周围发红通常由局部炎症反应、毛细血管扩张等因素引起,可能伴随灼热感或轻微肿胀。烫伤后可通过冷敷处理、外用药物、预防感染、避免刺激、观察进展等方式缓解。
1、局部炎症反应
皮肤受热损伤后,组织会释放组胺等炎症介质,导致血管通透性增加和血流加速。这种生理性反应表现为发红、发热,属于正常修复过程。可用流动冷水冲洗15分钟,无须特殊药物干预。
2、毛细血管扩张
高温刺激使真皮层毛细血管反射性扩张,血流增多引发红斑。这种情况在浅二度烫伤中常见,通常48小时内逐渐消退。避免抓挠或摩擦患处,防止加重充血。
3、继发感染征兆
若发红区域扩大伴脓性分泌物,可能提示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感染。需用碘伏消毒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严重时口服头孢克洛分散片。家长需每日检查儿童烫伤创面。
4、过敏反应
部分人群对烫伤药膏中的新霉素或磺胺成分过敏,表现为用药后周围皮肤泛红伴瘙痒。应立即停用可疑药物,改用不含致敏成分的湿润烧伤膏。
5、深度烫伤进展
三度烫伤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苍白或暗红,但24小时后周围会出现明显炎性红斑,提示深层组织损伤。这种情况需急诊清创,必要时行异种皮移植术。
烫伤后应保持创面清洁干燥,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饮食上增加优质蛋白如鸡蛋、鱼肉摄入,促进组织修复。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食物,防止血管扩张加重红肿。恢复期间观察红肿是否向心性扩散,若出现发热或跳痛需及时就医。轻度烫伤通常3-5天红肿消退,期间可适当抬高患肢减轻充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