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皮脂腺囊肿
皮脂腺囊肿是皮脂腺导管堵塞导致皮脂潴留形成的良性皮肤肿物,好发于头面、背部和会阴等皮脂腺丰富区域。
1、形成机制
皮脂腺囊肿因皮脂腺导管阻塞引发,导管上皮细胞持续分泌皮脂形成囊性结构。角质栓堵塞是常见诱因,可能与局部创伤、毛囊炎或激素水平变化有关。囊壁由复层鳞状上皮构成,内容物为灰白色豆渣样皮脂混合物,继发感染时可出现脓性分泌物。
2、典型表现
病变呈圆形隆起结节,直径多1-3厘米,表面可见黑色开口的堵塞毛孔。触诊有弹性或韧感,基底可推动。未感染时一般无痛,继发细菌感染会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严重者可形成脓肿。
3、鉴别诊断
需与表皮样囊肿、脂肪瘤等皮下肿物区分。表皮样囊肿囊壁较薄且无黑色开口,脂肪瘤质地更柔软且无中央孔。影像学检查中超声显示为边界清晰的低回声团块,中央可有强回声斑点。
4、并发症风险
反复摩擦刺激可能导致囊肿破裂引发异物反应,表现为突然增大伴剧烈疼痛。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是最常见并发症,可发展为蜂窝织炎甚至败血症。长期存在的囊肿存在极低概率的癌变风险。
5、处理原则
无症状小囊肿可观察暂不处理。合并感染时需口服头孢氨苄胶囊等抗生素,外用莫匹罗星软膏。根治需手术完整切除囊壁,采用梭形切口或穿刺挤压法,术后复发率不足5%。
日常应避免挤压囊肿部位,保持皮肤清洁减少油脂分泌。油性肤质者可定期使用含水杨酸的洁面产品,饮食注意控制高糖高脂摄入。若发现囊肿短期内迅速增大、破溃或伴有发热,应及时至皮肤科就诊评估。术后患者需保持伤口干燥,遵医嘱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