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风疹的症状与治疗
小儿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症状。治疗方式主要有卧床休息、对症退热、抗病毒治疗、预防并发症、隔离防护等。风疹通常由呼吸道飞沫传播引起,需及时就医并做好家庭护理。
1、卧床休息
患儿发病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温湿度适宜,有助于缓解呼吸道症状。家长需每日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精神状态,若出现嗜睡或烦躁需警惕并发症。
2、对症退热
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可遵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液、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等退热药物。禁止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家长需采用物理降温辅助,如温水擦浴、减少衣物,避免酒精擦拭或冰敷。
3、抗病毒治疗
重症患儿可遵医嘱使用利巴韦林颗粒干扰病毒复制。风疹多为自限性疾病,普通病例无须抗病毒治疗。若合并脑炎可静脉注射更昔洛韦注射液,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
4、预防并发症
风疹可能引发关节炎、脑炎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家长需观察患儿是否出现关节肿胀、头痛呕吐或皮肤瘀斑。孕妇接触患儿应立即就医,因孕期感染可能导致胎儿先天性风疹综合征。
5、隔离防护
从出疹前7天至疹后5天均具传染性,患儿应单独居住,避免与孕妇接触。分泌物需用含氯消毒剂处理,餐具毛巾专人专用。接触者接种麻腮风三联疫苗可提供有效保护,免疫缺陷者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患儿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选择米粥、面条、蒸蛋等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如橙子。皮疹瘙痒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避免抓挠。恢复期仍须观察2-3周,若出现听力下降或视力异常需排查迟发性并发症。未接种疫苗的易感儿童应在疾病流行期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