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妈妈得了急性乳腺炎怎么办
哺乳期妈妈得了急性乳腺炎可通过排空乳汁、冷敷镇痛、抗生素治疗、中药调理、脓肿引流等方式治疗。急性乳腺炎通常由乳汁淤积、细菌感染、乳头皲裂、免疫力下降、哺乳方式不当等原因引起。
1、排空乳汁
通过婴儿吸吮或吸奶器排空淤积乳汁是首要措施。哺乳时让婴儿下巴对准硬结部位,配合轻柔按摩帮助疏通乳管。若疼痛剧烈可减少患侧哺乳频次,但需保持对侧正常哺乳以避免乳汁进一步淤积。
2、冷敷镇痛
哺乳间隔期用冷藏毛巾冷敷患处10-15分钟,每日3-4次。冷敷能收缩血管减轻红肿热痛,但需避开乳头区域。禁止热敷以免加重炎症扩散。
3、抗生素治疗
细菌感染需遵医嘱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哺乳期安全抗生素。用药期间观察婴儿是否出现腹泻等不良反应,必要时暂停哺乳。
4、中药调理
蒲公英颗粒、乳癖消片等中成药具有清热解毒功效。联合局部外敷如意金黄散可缓解胀痛,使用前需清洁乳头避免婴儿摄入残留药物。
5、脓肿引流
形成乳腺脓肿时需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切开引流。术后保持创口清洁,暂时停止患侧哺乳,用吸奶器维持泌乳功能直至愈合。
哺乳期需选择宽松棉质内衣避免压迫,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头。饮食宜清淡多饮水,限制高脂肪汤水摄入。出现发热或硬结增大时应立即就医,避免自行挤压乳房导致感染扩散。保持规律哺乳间隔,夜间也需定时排空乳汁,哺乳姿势应确保婴儿正确含接乳头乳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