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臼的症状是什么
脱臼的症状主要有关节畸形、剧烈疼痛、活动受限、肿胀淤血以及关节功能丧失。脱臼是指关节面失去正常对合关系,多由外伤、运动损伤或先天关节发育不良等因素引起。
1、关节畸形
脱臼后关节外观明显异常,可能出现突起或凹陷,与健侧对比不对称。例如肩关节脱臼时肱骨头移位,肩部呈方形外观。这种情况需立即固定患肢,避免自行复位,尽快就医通过手法复位或手术恢复关节结构。
2、剧烈疼痛
关节囊和周围韧带撕裂会导致突发锐痛,任何移动都会加剧疼痛。患者常保持强迫体位减轻不适,可能伴随面色苍白、出汗等应激反应。可临时用冰袋冷敷缓解,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镇痛药物。
3、活动受限
脱臼关节完全不能自主活动,被动活动时有弹性固定感。如肘关节脱臼时前臂无法屈伸,髋关节脱臼时下肢呈屈曲内旋位。强行活动可能损伤血管神经,须用夹板或三角巾制动后转运至骨科处理。
4、肿胀淤血
关节周围软组织在伤后1-2小时内快速肿胀,皮肤出现青紫瘀斑。这与关节囊破裂出血、炎症反应有关,抬高患肢可减轻肿胀,必要时医生会开具迈之灵片、七叶皂苷钠片等消肿药物。
5、关节功能丧失
脱臼关节失去支撑和运动功能,如膝关节脱臼无法承重行走,下颌关节脱臼不能闭合口腔。复位后需用支具保护2-4周,配合康复训练恢复肌力,严重者可能需关节镜手术修复韧带。
发生脱臼后应立即停止活动,用围巾、木板等临时固定患处,避免热敷或揉搓。转运时保持关节稳定,防止二次损伤。康复期需循序渐进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加强周围肌肉锻炼,降低复发风险。高龄或反复脱臼者应排查结缔组织疾病,必要时进行关节稳定性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