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疹的特点症状是什么
梅毒疹是二期梅毒的典型皮肤表现,特点为无痛痒的玫瑰色斑疹、丘疹或脓疱,多分布于躯干、手掌及足底,常伴有全身淋巴结肿大。
1、玫瑰色斑疹
早期表现为直径5-10毫米的淡红色圆形斑疹,边界清晰,表面光滑无鳞屑。好发于躯干和四肢近端,持续2-6周后可自行消退。组织病理学显示真皮浅层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
2、丘疹性梅毒疹
进展期出现铜红色坚实丘疹,表面可有轻微脱屑,部分中央消退形成环状皮损。掌跖部丘疹因角质层增厚呈现特征性黄红色。暗视野显微镜检查可见梅毒螺旋体。
3、脓疱性梅毒疹
多见于免疫力低下者,表现为基底潮红的无菌性脓疱,破溃后形成溃疡。好发于面部和皱褶部位,常伴随发热等全身症状。需与痤疮、毛囊炎等鉴别。
4、掌跖部损害
具有诊断意义的铜红色斑丘疹,表面覆有领圈状脱屑。因局部角质层较厚,皮损呈现特征性黄红色。梅毒血清学试验TPPA和RPR均为阳性。
5、黏膜损害
约30%患者出现黏膜斑,表现为口腔、生殖器部位的灰白色糜烂面,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传染性极强。可并发扁平湿疣和梅毒性脱发。
发现疑似梅毒疹应立即就医进行暗视野检查和血清学检测,确诊后需规范使用青霉素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密切随访血清滴度变化。日常注意保持皮损清洁,加强营养支持,治疗期间禁止饮酒。性伴侣需同步筛查和治疗,治愈后仍需定期复查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