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段是什么
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段主要有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神经电生理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性治疗等。
1、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基础方法,医生会通过观察患者的站立姿势、行走步态以及脊柱形态来初步判断是否存在异常。直腿抬高试验是常用的检查手段,患者仰卧位时医生将患侧下肢伸直抬高,若在30-70度范围内出现下肢放射性疼痛则为阳性结果。此外还会检查下肢肌力、感觉反射等神经功能,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可能出现患侧下肢肌力减退、皮肤感觉异常以及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能直观显示腰椎间盘突出的具体情况。X线平片可以观察腰椎整体排列和骨质变化,虽然不能直接显示椎间盘但能排除骨折、肿瘤等其他疾病。CT检查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程度以及是否合并钙化等情况。核磁共振成像具有无辐射、多平面成像的优势,能准确显示椎间盘突出对神经根的压迫程度,是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金标准。
3、神经电生理检查
神经电生理检查包括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能客观评估神经根受损情况。肌电图可以检测神经根支配肌肉的电活动,判断神经损伤的范围和程度。神经传导速度测定能区分是神经根还是周围神经病变,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通常表现为神经根支配区域的传导异常。这些检查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有重要价值。
4、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主要用于鉴别诊断,血常规、血沉、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可以帮助排除脊柱感染性疾病。类风湿因子、HLA-B27等免疫学检查有助于鉴别强直性脊柱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对于老年患者还需要检查血钙、碱性磷酸酶等指标以排除骨质疏松或骨代谢异常导致的腰腿痛。
5、诊断性治疗
诊断性治疗是通过治疗反应来辅助诊断的方法,硬膜外封闭注射是常用的诊断性治疗手段。将局麻药和激素混合液注射到病变神经根周围,若症状明显缓解则支持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这种检查方法兼具诊断和治疗双重作用,但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并由专业医生操作。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综合判断。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和腰部过度负重。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选择硬板床并在腰部垫小枕头维持生理曲度。恢复期可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如五点支撑法、飞燕式等增强脊柱稳定性。饮食上保证充足钙质和维生素D摄入,控制体重减轻腰椎负担。出现持续腰痛伴下肢放射痛、麻木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盲目按摩或自行用药延误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