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粘液腺癌是什么
乳腺粘液腺癌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乳腺癌,病理特征为肿瘤细胞分泌大量黏液形成黏液湖。该类型占乳腺癌的1%-7%,多见于老年女性,生长缓慢且预后相对较好。
乳腺粘液腺癌的肿瘤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漂浮于黏液基质中,根据黏液含量可分为单纯型黏液占比超过90%和混合型黏液占比30%-90%。单纯型通常激素受体阳性、HER2阴性,转移概率低于5%;混合型可能伴随导管癌成分,淋巴结转移概率可达15%-20%。临床表现多为无痛性肿块,影像学检查可见边界清晰的低密度灶伴后方回声增强,确诊需依靠空心针穿刺或手术活检病理检查。
该病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雌激素长期刺激、BRCA基因突变有关。黏液产生机制涉及MUC1/MUC2糖蛋白过表达,这种生物学特性导致肿瘤细胞侵袭性较弱。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根据分期可选择保乳手术或全乳切除,前哨淋巴结活检阳性者需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辅助治疗需结合分子分型,多数患者需内分泌治疗,混合型或淋巴结转移者可能需联合化疗。
患者术后应定期进行乳腺超声和钼靶检查,前5年每6个月复查1次,5年后每年复查1次。保持均衡饮食,适当增加大豆制品和十字花科蔬菜摄入,控制动物脂肪摄入量。坚持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避免使用含雌激素的保健品。出现新发肿块、骨痛或呼吸困难等症状时需及时就诊。心理支持很重要,可参加乳腺癌患者互助小组,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