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遗症是什么情况
带状疱疹后遗症通常指带状疱疹皮疹消退后持续1个月以上的神经痛,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疼痛、灼热感或感觉异常,可能与病毒损伤神经、炎症反应持续或神经修复异常有关。
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病毒沿神经纤维扩散至皮肤导致疱疹,同时破坏神经组织。急性期过后,部分患者因神经轴突变性、神经纤维化或中枢敏化导致疼痛信号持续传递。高龄、疱疹面积大、急性期疼痛剧烈、合并糖尿病或免疫低下者更易发生后遗症。疼痛性质多样,可为针刺样、刀割样或电击样,轻微触碰或温度变化即可诱发,常影响睡眠和情绪。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运动神经受累,表现为局部肌肉无力或萎缩。眼部带状疱疹后可能遗留角膜炎、虹膜睫状体炎等并发症。免疫缺陷患者可能出现疱疹反复发作或播散性感染。疼痛持续时间可从数月到数年,极少数发展为顽固性神经痛。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需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焦虑情绪加重疼痛敏感性。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摩擦刺激,局部可尝试冷敷或温热敷缓解不适。饮食宜清淡,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有助于神经修复。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物理治疗或针灸辅助康复,避免自行使用偏方。接种带状疱疹疫苗可降低发病风险及后遗症概率,50岁以上人群可咨询预防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