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要检查什么
坐骨神经痛通常需要检查腰椎磁共振、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X线平片和血液生化检查等项目。坐骨神经痛可能与腰椎间盘突出、梨状肌综合征、脊柱肿瘤、腰椎管狭窄或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等因素有关。
1、腰椎磁共振
腰椎磁共振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程度、神经根受压情况以及软组织病变。该检查无辐射,可多平面成像,对诊断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坐骨神经痛具有较高价值。检查前需去除身上金属物品,检查时间较长但无创伤性。
2、肌电图
肌电图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判断神经损伤部位和程度。可区分神经源性或肌源性损害,帮助定位坐骨神经受压节段。检查时需将针电极插入肌肉,可能引起短暂不适但能明确神经功能状态。
3、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该检查通过电刺激神经并记录传导速度,评估坐骨神经传导功能。可发现神经脱髓鞘或轴索损伤,鉴别周围神经病变。检查时肢体可能有轻微电击感,但能客观量化神经损伤程度。
4、X线平片
腰椎X线可显示骨质增生、椎间隙狭窄等结构性改变。虽然不能直接观察神经组织,但能排除骨折、肿瘤等骨性病变。检查快速简便,适合作为初步筛查手段。
5、血液生化检查
包括血糖、炎症指标等检测,可排查糖尿病、感染等全身性疾病引起的神经病变。需空腹采血,能辅助判断坐骨神经痛的代谢性病因。
确诊坐骨神经痛后应避免久坐久站,睡眠时选择硬板床并在膝下垫枕缓解神经张力。急性期可进行局部热敷或冷敷,遵医嘱使用营养神经药物。恢复期可尝试游泳等低冲击运动,加强腰背肌锻炼时需注意动作规范防止二次损伤。日常保持标准体重,搬运重物时采用正确姿势,若出现下肢肌力下降或大小便功能障碍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