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关节炎的症状和治疗
风湿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关节肿痛、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可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风湿关节炎可能与遗传、感染、免疫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需要长期管理。
1、关节肿痛
风湿关节炎早期常表现为对称性关节肿痛,多见于手指、腕部等小关节。疼痛呈持续性,活动后加重,可能伴随局部皮肤发热。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疼痛,严重时需使用甲氨蝶呤片等抗风湿药物。
2、晨僵
晨僵指早晨起床后关节僵硬感持续超过1小时,是风湿关节炎的典型特征。僵硬程度与炎症活动相关,热敷或轻度活动后可减轻。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注射液对顽固性晨僵效果较好,但需严格监测感染风险。
3、关节畸形
疾病进展期可能出现天鹅颈样畸形、纽扣花样畸形等不可逆关节破坏。X线检查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骨质侵蚀。早期使用来氟米特片等慢作用药可延缓畸形发展,晚期需考虑关节置换术。
4、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伴有低热、乏力、体重下降等全身表现,与炎症因子释放有关。贫血、肺间质病变等关节外症状提示病情活跃。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片可短期控制全身炎症,但需预防骨质疏松等副作用。
5、活动受限
关节肿胀和疼痛导致日常活动困难,握力下降、步行障碍常见。康复训练包括关节活动度练习、水疗等,定制支具能减轻负重关节压力。严重功能障碍者需评估滑膜切除术或关节融合术。
风湿关节炎患者应保持适度关节活动,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饮食需均衡营养,增加鱼类、橄榄油等抗炎食物摄入,控制红肉及高嘌呤食物。注意关节保暖,使用辅助器具减少关节负荷,定期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等指标。出现新发关节肿痛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