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
糖尿病主要由遗传因素、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肥胖、长期高糖饮食等原因引起,可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妊娠糖尿病等类型。
1、遗传因素
糖尿病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1型糖尿病与HLA基因多态性相关,2型糖尿病涉及多个基因位点变异。父母一方患病,子女患病概率显著增加。对于有家族史的人群,建议定期监测血糖,早期干预生活方式。
2、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机制,表现为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常见于肥胖、缺乏运动人群。脂肪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会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导致血糖调节异常。改善饮食结构和增加有氧运动可缓解胰岛素抵抗。
3、β细胞功能缺陷
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能力下降是糖尿病进展的关键环节,1型糖尿病由自身免疫破坏β细胞导致,2型糖尿病则因长期高血糖产生糖毒性损害β细胞。保护β细胞功能需要控制血糖波动,避免使用损伤β细胞的药物。
4、肥胖因素
内脏脂肪堆积会分泌瘦素抵抗素等脂肪因子,引发慢性低度炎症和代谢紊乱。腰围超过标准值的男性或女性,糖尿病发病风险明显增加。通过合理减重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发生概率。
5、饮食因素
长期摄入高糖高脂食物会导致血糖负荷过大,精制碳水化合物和含糖饮料会快速升高血糖。膳食纤维摄入不足也会影响血糖稳定。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
预防糖尿病需建立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饮食上增加全谷物和蔬菜摄入比例,控制添加糖和饱和脂肪摄入,定期进行血糖检测,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年检测空腹血糖,有高危因素者需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发现血糖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