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嘴巴疱疹怎么办
儿童嘴巴疱疹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局部用药、口服药物、物理降温、调整饮食等方式治疗。嘴巴疱疹通常由病毒感染、免疫力低下、口腔黏膜损伤、接触传染源、营养缺乏等原因引起。
1、保持口腔清洁
使用生理盐水或儿童专用漱口水轻柔清洁口腔,每日重复进行3-4次,有助于减少继发感染。避免使用刺激性牙膏,可选择无氟儿童牙膏。家长需监督儿童餐后漱口,疱疹破溃时用棉签蘸取消毒液局部擦拭。
2、局部用药
遵医嘱使用阿昔洛韦乳膏、喷昔洛韦凝胶等抗病毒外用药,可抑制疱疹病毒复制。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涂抹利多卡因凝胶,但须防止儿童误吞。合并细菌感染时需联用红霉素软膏,家长应注意观察用药后是否出现皮肤过敏。
3、口服药物
病毒感染需口服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细菌感染可配合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发热超过38.5℃时按体重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家长需严格遵循医嘱控制用药间隔,不可自行增减剂量。
4、物理降温
体温升高时采用温水擦浴、退热贴等物理降温方式,重点擦拭颈部、腋窝等大血管处。保持室内通风,衣着宽松透气。禁止使用酒精擦浴,避免体温骤降引发寒战。家长应每2小时监测体温并记录变化趋势。
5、调整饮食
选择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果汁刺激溃疡面。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锌元素,可食用蒸蛋羹、南瓜粥等软烂食物。疱疹消退后逐步添加瘦肉泥、西蓝花等富含优质蛋白和维生素的食材。
儿童嘴巴疱疹期间应保证每日饮水量,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家长需观察疱疹是否扩散至眼周或出现嗜睡等神经系统症状,此类情况须立即就医。恢复期注意作息规律,适当增加乳制品和新鲜水果摄入,有助于黏膜修复。日常培养儿童勤洗手习惯,减少在幼儿园等密集场所的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