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疱疹如何治疗
儿童疱疹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局部护理、退热镇痛、免疫调节、预防继发感染等方式治疗。儿童疱疹通常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或2型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或皮肤黏膜簇集性水疱。
1、抗病毒治疗
确诊后需尽早使用阿昔洛韦颗粒、更昔洛韦分散片等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家长需遵医嘱按疗程给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合并细菌感染时可联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
2、局部护理
疱疹未破溃时可用炉甘石洗剂外涂止痒,破溃后改用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家长需用生理盐水清洁创面,避免儿童抓挠。口腔疱疹可用康复新液含漱缓解疼痛。
3、退热镇痛
体温超过38.5℃时按体重服用布洛芬混悬液,口腔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家长需监测体温变化,补充适量水分。
4、免疫调节
反复发作患儿可口服脾氨肽冻干粉调节免疫功能。日常保证优质蛋白摄入,补充维生素C片剂增强抵抗力。避免过度疲劳诱发复发。
5、预防继发感染
疱疹消退后继续使用夫西地酸乳膏3-5天。家长需保持患儿衣物清洁,疱疹结痂前避免接触其他儿童。托幼机构需做好物品消毒。
治疗期间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如米汤、蒸蛋,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充足睡眠,暂停剧烈运动。家长需观察有无嗜睡、呕吐等重症表现,若疱疹持续1周未愈或出现高热惊厥需立即复诊。恢复期可适当补充乳铁蛋白粉帮助黏膜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