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拔牙有什么禁忌
老人拔牙需注意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凝血功能异常等禁忌情况。拔牙前需评估全身状况,主要有高血压控制不佳、长期服用抗凝药物、颌骨骨质疏松、急性感染期、血糖未达标等因素需谨慎。
1、高血压控制不佳
收缩压超过160毫米汞柱或舒张压超过100毫米汞柱时,拔牙可能导致血压骤升。这类患者需先在内科调整用药,待血压稳定1-2周后再考虑拔牙。常用降压药包括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胶囊等,但须由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开具。
2、长期服用抗凝药物
华法林钠片、利伐沙班片等抗凝药会增加术后出血风险。需提前5-7天调整用药方案,国际标准化比值应控制在1.5-2.0范围内。必要时可采用低分子肝素替代治疗,但须严格监测凝血功能。
3、颌骨骨质疏松
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拔牙易发生颌骨骨折,特别是下颌后牙区。术前应进行骨密度检测,必要时使用阿仑膦酸钠片、碳酸钙D3片等药物改善骨代谢。拔牙过程需采用微创技术减少骨损伤。
4、急性感染期
口腔急性炎症期拔牙可能导致感染扩散,出现蜂窝组织炎或菌血症。需先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甲硝唑片等控制感染,待红肿热痛症状消失3-5天后再行拔牙。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把控感染指征。
5、血糖未达标
空腹血糖超过8.0毫摩尔每升或随机血糖超过11.1毫摩尔每升时,伤口愈合能力显著下降。需在内分泌科调整降糖方案,口服二甲双胍缓释片或注射胰岛素,使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以下再考虑拔牙。
老年患者拔牙后应保持24小时内避免漱口或吮吸伤口,进食温凉流质食物如米汤、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术后3天内可冰敷面部减轻肿胀,睡眠时垫高头部。长期服用双膦酸盐类药物的患者需告知牙科医生,此类药物可能引发颌骨坏死。日常需加强口腔卫生,使用软毛牙刷和冲牙器清洁,每半年进行专业口腔检查。若出现持续出血、剧烈疼痛或发热超过38.5度,应立即返院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