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来月经的危害是什么
长期不来月经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问题,常见原因包括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甲状腺功能异常等。
长期不来月经会使子宫内膜缺乏周期性脱落,可能引发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甚至癌变。雌激素水平持续偏低会导致骨量流失加速,增加骨质疏松和骨折风险。内分泌紊乱还可能影响血脂代谢,提升动脉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概率。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因排卵障碍常出现闭经,伴随痤疮、多毛等高雄激素表现。卵巢早衰会导致雌激素骤降,引发潮热盗汗等更年期症状。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均可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造成月经停止。过度节食或剧烈运动导致的体重骤降,也会通过抑制促性腺激素分泌引发闭经。
建议出现3个月以上闭经及时就医检查激素六项、B超等项目,确诊后遵医嘱采用雌孕激素周期疗法、促排卵药物或甲状腺素替代治疗。日常需保持均衡饮食,每日摄入300-500克深色蔬菜和50克大豆制品,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配合抗阻训练,避免体重波动超过基础体重的10%。保证7-8小时睡眠,减少精神压力对内分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