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腰间盘突出
腰椎间盘突出可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体格检查综合判断。主要依据包括腰部疼痛伴下肢放射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CT或MRI显示椎间盘突出等。
1、临床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典型表现为腰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咳嗽或打喷嚏时疼痛加重。部分患者伴随下肢肌力下降、感觉异常或反射减弱。症状多与体位相关,久坐或弯腰时加重,平卧休息可缓解。
2、体格检查
直腿抬高试验是重要检查手段,患者仰卧位时被动抬高患肢,60度内出现下肢放射痛为阳性。股神经牵拉试验、跟腱反射测试等可辅助判断受累神经根位置。局部压痛点多位于病变椎间隙旁开1-2厘米处。
3、影像学检查
CT能清晰显示椎间盘突出部位及钙化情况,MRI对软组织分辨率更高,可观察神经根受压程度和脊髓信号变化。X线片主要用于排除骨折、肿瘤等骨性病变,对直接诊断价值有限。
4、神经电生理
肌电图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可评估神经根损伤程度,鉴别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相应肌群自发电位增多、运动单位电位时限增宽等,有助于定位责任节段。
5、鉴别诊断
需与腰椎管狭窄、梨状肌综合征、脊柱肿瘤等疾病区分。腰椎管狭窄多表现为间歇性跛行,梨状肌综合征疼痛范围多不超过膝关节,恶性肿瘤常伴夜间痛和体重下降。
疑似腰椎间盘突出时应避免提重物及久坐,可尝试热敷缓解肌肉痉挛,选择硬板床休息。急性期可佩戴腰围保护,但不宜长期使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核心肌群锻炼,如臀桥、平板支撑等低强度运动,游泳等水中运动对腰椎压力较小。若保守治疗3个月无效或出现马尾综合征表现,需及时评估手术指征。日常注意补充钙质和维生素D,保持标准体重减轻腰椎负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