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餐后血糖高怎么回事
孕期餐后血糖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饮食结构不合理、体重增长过快、遗传因素、妊娠期糖尿病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饮食、适当运动、血糖监测、胰岛素治疗、定期产检等方式干预。
1、胰岛素抵抗
妊娠期胎盘分泌的激素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导致血糖代谢异常。表现为餐后2小时血糖超过6.7mmol/L,可能伴随多饮多尿症状。建议通过低升糖指数饮食和餐后散步改善。
2、饮食结构不合理
过量摄入精制碳水或高糖食物会加重血糖波动。典型症状为餐后困倦、头晕,血糖值常超过8.0mmol/L。需减少白米饭、糕点摄入,增加燕麦、杂粮等慢消化主食。
3、体重增长过快
孕中期每周增重超过0.5kg可能诱发糖耐量异常。常见于BMI超标的孕妇,伴随皮肤褶皱处色素沉着。应控制每日总热量在1800-2200千卡,分5-6餐进食。
4、遗传因素
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孕妇患病风险增加3-5倍。早期可能无典型症状,但糖耐量试验异常。这类人群应从孕12周开始监测空腹及三餐后血糖。
5、妊娠期糖尿病
属于病理性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有关,表现为随机血糖超过11.1mmol/L。需遵医嘱使用门冬胰岛素注射液或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配合糖尿病饮食。
孕期血糖管理需建立规律作息,每日保证30分钟步行等低强度运动,避免久坐。饮食上采用三餐三点制,每餐搭配优质蛋白如鱼肉、豆制品,蔬菜每日摄入不少于500克。定期使用血糖仪监测指尖血,记录空腹及三餐后2小时数值,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产后6-12周需复查糖耐量,后续每年检测一次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