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鼻窦炎手术有哪些
儿童鼻窦炎手术主要有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腺样体切除术、鼻中隔偏曲矫正术、下鼻甲部分切除术、鼻息肉切除术等。需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由医生评估选择。
1、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
通过内镜引导清除病变鼻窦黏膜,扩大窦口改善通气引流。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慢性鼻窦炎,尤其伴鼻息肉或解剖异常者。术后需定期冲洗鼻腔,避免粘连。
2、腺样体切除术
针对合并腺样体肥大的患儿,切除阻塞后鼻孔的腺样体组织。可缓解鼻塞、睡眠打鼾等症状,减少鼻窦炎复发概率。术后可能出现暂时性咽痛或出血。
3、鼻中隔偏曲矫正术
矫正严重偏曲的鼻中隔以恢复鼻腔正常结构。适用于因解剖异常导致持续性鼻塞或反复鼻窦感染者。术中需保留足够软骨支架防止鼻梁塌陷。
4、下鼻甲部分切除术
对肥厚性下鼻甲进行部分切除或消融,改善鼻腔通气功能。常用于过敏性鼻炎合并鼻窦炎患儿。需注意保留黏膜避免空鼻症。
5、鼻息肉切除术
切除阻塞窦口的息肉组织,多与鼻窦开放术联合进行。适用于伴发鼻息肉的慢性鼻窦炎,术后需长期随访预防复发。
术后家长需遵医嘱定期复查鼻腔恢复情况,每日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1-2次,保持环境湿度50%-60%。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术后1个月内禁止剧烈运动,注意预防感冒。若出现发热、大量出血或持续头痛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