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下牙床上有小白点是什么原因

2911次浏览

新生儿下牙床上的小白点可能是马牙或鹅口疮,通常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真菌感染引起。主要有生理性马牙、鹅口疮、口腔溃疡、先天性牙齿、黏液囊肿等原因。

1、生理性马牙

马牙是新生儿常见的生理现象,表现为牙床上黄白色米粒大小的小白点,由上皮细胞堆积形成。马牙不会引起疼痛或不适,通常在出生后数周内自行消退,无须特殊处理。家长需注意不要用手或工具挑破马牙,以免导致感染。若小白点周围出现红肿或渗液,建议及时就医排查其他病因。

2、鹅口疮

鹅口疮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表现为口腔黏膜上的乳白色斑块,可能伴随轻微出血。鹅口疮可能导致婴儿拒食或烦躁,需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等抗真菌药物治疗。家长需注意奶瓶、乳头的消毒,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婴儿口腔。反复发作的鹅口疮需排查免疫缺陷等潜在疾病。

3、口腔溃疡

口腔溃疡可能因维生素缺乏或局部创伤导致,表现为单个或多个圆形白色小溃疡,周围有红晕。溃疡可能引起进食疼痛,可局部涂抹蒙脱石散或康复新液促进愈合。家长需避免给婴儿过硬或过热的食物,哺乳后喂少量温水清洁口腔。持续不愈的溃疡需就医排除疱疹性口炎等疾病。

4、先天性牙齿

少数新生儿可能萌出先天性牙齿,表现为牙床上的白色硬质突起。这类牙齿通常牙根发育不全,容易松动脱落造成误吸风险。需通过X线检查判断牙齿性质,必要时由医生拔除。家长需观察牙齿是否影响哺乳,避免强行摇晃或拔除牙齿。

5、黏液囊肿

黏液囊肿是唾液腺导管阻塞形成的囊性病变,表现为半透明或白色的小肿物。多数囊肿可自行消退,若持续增大或感染需手术切除。家长需注意避免挤压囊肿,观察是否影响婴儿吸吮功能。反复发作的囊肿需排除遗传性黏液囊肿病等罕见情况。

家长发现新生儿牙床小白点时,应避免自行处理或挑破,每日用干净纱布蘸温水轻柔清洁口腔,观察小白点变化情况。哺乳前后注意手部及乳头清洁,奶瓶、玩具定期消毒。若小白点持续超过1个月、面积扩大、伴随发热或拒食,需及时就诊儿科或口腔科。日常可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但无须额外使用药物或保健品。

相关推荐

咽干口干舌燥是甲流吗
咽干口干舌燥可能是甲流的表现之一,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甲流通常由甲型流感病毒感染导致,主要症状有发热、咽痛、咳嗽、肌肉酸痛等。引起咽干口干舌燥的原因主要有环境干燥、饮水不足、急性咽炎、糖尿病、干燥综合征等。
新生儿鼻塞有痰怎么治疗
新生儿鼻塞有痰可通过清理鼻腔、调整体位、保持环境湿度、遵医嘱雾化治疗、使用药物等方式缓解。新生儿鼻塞有痰可能与生理性鼻塞、呼吸道感染、过敏反应、先天性呼吸道异常、胃食管反流等因素有关。
颈椎病的中医缓解疗方法
颈椎病可通过中药内服、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穴位贴敷、功能锻炼等中医方法缓解。颈椎病多由长期劳损、风寒湿邪侵袭、气血不足等因素引起,表现为颈部疼痛、活动受限、头晕手麻等症状。
舌头根部长了凸起肉粒怎么回事
舌头根部长了凸起肉粒可能与舌乳头增生、舌扁桃体肥大、黏液囊肿、舌部乳头状瘤、舌癌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观察症状、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方式处理。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1、舌乳头增生舌根部的轮廓乳头或叶状乳头可能因辛辣刺激、局部...
了解一下得了胃胀致命吗
现在的大多数人因为上班、上课,吃完饭之后就立刻坐下,从而产生胃胀气、消化不良等情况,胃胀气是脾胃湿热导致的清气不能上升,浊气不能下降引起的胃痛、胃胀、打嗝、放屁,是常见胃病,胃里总感觉有气,胃胀一般是胃炎及胃肠功能紊乱所导致的,那么,得了胃胀致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