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急性肠胃炎肚子痛怎么办
小孩急性胃肠炎肚子痛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水分、热敷腹部、遵医嘱用药、及时就医等方式缓解。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受凉、过敏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发病期间需暂停固体食物,给予米汤、稀粥等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逐渐添加苹果泥、蒸蛋羹等低纤维食物。避免高糖、高脂及乳制品摄入,减轻胃肠负担。
2、补充水分
每10-15分钟喂食5-10毫升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可选用葡萄糖电解质泡腾片配制溶液,少量多次饮用。若出现尿量减少、哭时无泪等脱水表现,需立即就医。
3、热敷腹部
用40℃左右温水袋隔毛巾热敷脐周,每次15-20分钟。热敷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肠痉挛。注意避免烫伤,家长需全程监护。
4、遵医嘱用药
细菌性感染可选用头孢克肟颗粒、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等抗生素。益生菌如双歧杆菌三联活菌散可调节肠道菌群。蒙脱石散能保护胃肠黏膜,但须与抗生素间隔2小时服用。
5、及时就医
若持续呕吐超过12小时、便血、高热39℃以上或精神萎靡,提示可能出现肠套叠、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需急诊处理。就医时携带呕吐物或粪便样本便于病原学检测。
恢复期保持饮食清淡,逐步增加蒸鱼肉、软面条等易消化食物。注意餐具消毒,避免生冷食物。观察排便性状变化,记录每日出入量。急性期过后可适当补充锌制剂促进肠黏膜修复,但所有药物使用均需经儿科医生评估。日常培养饭前洗手习惯,避免进食未彻底加热的肉类或隔夜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