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瘘手术需要灌肠吗
肛瘘手术前通常需要灌肠,目的是清洁肠道减少术中感染风险。具体需根据手术方式和医生评估决定。
肛瘘手术前灌肠是常见术前准备措施,尤其对于低位肛瘘或复杂肛瘘手术更为必要。通过灌肠可清除直肠内粪便,避免术中污染手术视野,降低术后感染概率。常用灌肠液包括生理盐水或专用灌肠溶液,操作需由医护人员在术前6-8小时完成。部分简单肛瘘手术可能无须灌肠,医生会根据瘘管位置、深度及个体肠道清洁情况综合判断。对于存在肠梗阻、严重痔疮脱垂或近期接受过肠道手术的患者,灌肠方式需特殊调整。
少数情况下可能采用口服肠道清洁剂替代灌肠,如聚乙二醇电解质散。这类药物需在术前12小时开始服用,通过大量排便达到清洁效果。但口服制剂对直肠末端清洁效果不如灌肠彻底,且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对于合并炎症性肠病、心肾功能不全或高龄患者,灌肠操作需更谨慎,必要时采用分段低压灌洗。急诊肛瘘手术若无法完成标准灌肠准备,术中会加强局部消毒和冲洗处理。
肛瘘术后需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日用温水或医生推荐的消毒液坐浴2-3次,每次10-15分钟。饮食应选择高纤维食物如燕麦、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术后1-2周避免久坐久站,可进行提肛运动促进血液循环。出现发热、剧烈疼痛或异常分泌物时应及时复诊。恢复期间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克洛分散片、甲硝唑片预防感染,疼痛明显时可短期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术后2周内禁止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定期复查直至创面完全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