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骨折怎么恢复
胳膊骨折可通过复位固定、药物治疗、康复训练、营养支持和定期复查等方式恢复。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暴力撞击等因素引起。
1、复位固定
闭合性骨折可通过手法复位后使用石膏或支具固定,开放性骨折需手术清创后采用钢板、钢钉等内固定器材。固定时间通常需要4-8周,期间需保持患肢制动。儿童骨折愈合较快,一般3-6周即可拆除固定装置。
2、药物治疗
可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促进骨痂形成,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碳酸钙D3片补充矿物质。若存在感染风险需配合头孢克洛分散片等抗生素。药物使用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胃肠不适等不良反应。
3、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装置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初期可做握拳、腕关节屈伸等被动运动,后期增加哑铃弯举等抗阻训练。物理治疗如超声波、红外线照射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训练强度应以不引起剧烈疼痛为度。
4、营养支持
每日需摄入足够优质蛋白如牛奶、鱼肉,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多吃西蓝花、猕猴桃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帮助胶原合成。避免饮酒及高盐饮食影响骨愈合。老年患者可额外补充胶原蛋白肽。
5、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需拍摄X线片观察骨痂生长情况,之后每2-3个月复查直至骨折线消失。若出现固定物松动、患肢麻木等异常应及时就诊。康复期间需监测相邻关节是否出现僵硬等并发症。
恢复期间应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以减轻肿胀,睡眠时用枕头垫高胳膊。早期可冰敷缓解疼痛,后期改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避免提重物及剧烈运动,洗澡时用防水套保护石膏。遵医嘱进行握力球训练预防肌肉萎缩,定期测量双侧臂围监测恢复进度。注意观察手指颜色和温度变化,发现异常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