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得了梅毒的症状是什么
女性得了梅毒可能出现硬下疳、皮疹、黏膜损害、淋巴结肿大、全身症状等表现。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性传播疾病,症状根据病程分为一期、二期、三期,建议及时就医进行血清学检测和规范治疗。
1、硬下疳
一期梅毒主要表现为硬下疳,通常在感染后2-4周出现。硬下疳多为单发无痛性溃疡,边界清晰,基底清洁,多发生于外阴、宫颈等部位。硬下疳可自行愈合,但病原体仍潜伏体内。此时需进行暗视野显微镜检查或血清学检测确诊,常用药物包括注射用苄星青霉素、注射用普鲁卡因青霉素等。
2、皮疹
二期梅毒可出现多种形态皮疹,常见于感染后6-8周。皮疹特点为对称分布、无瘙痒,可能表现为玫瑰疹、斑丘疹或脓疱疹,多见于躯干、手掌和足底。皮疹可伴有脱屑,持续数周后消退。此阶段传染性强,需避免性接触,治疗首选注射用苄星青霉素。
3、黏膜损害
二期梅毒常伴随黏膜损害,表现为口腔、阴道等部位的黏膜斑。黏膜斑呈灰白色隆起,表面湿润,内含大量梅毒螺旋体,具有高度传染性。可能合并咽炎、声音嘶哑等症状。需与口腔扁平苔藓等疾病鉴别,确诊后需规范使用注射用青霉素钠等药物。
4、淋巴结肿大
梅毒感染各期均可出现淋巴结肿大,一期多见于腹股沟区域,二期可表现为全身淋巴结无痛性肿大。淋巴结质地较硬、可活动,无化脓倾向。需结合血清学检测与其他性传播疾病鉴别,治疗期间应监测淋巴结消退情况。
5、全身症状
二期梅毒可能出现发热、头痛、乏力等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有关节痛、食欲减退等表现。这些症状与梅毒螺旋体血症相关,易被误诊为流感。若有不洁性接触史伴不明原因发热,建议筛查梅毒抗体,确诊后需足疗程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药物。
女性梅毒患者应注意避免性接触直至完成治疗,个人用品需单独清洗消毒。日常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皮损。治疗期间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观察症状变化。饮食需均衡营养,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避免饮酒。所有性伴侣应同时接受筛查和治疗,防止重复感染。妊娠期梅毒可能危害胎儿,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母婴阻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