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髋关节脱位
髋关节脱位是指股骨头从髋臼中脱离的关节损伤,可分为先天性、创伤性和病理性三类。髋关节脱位主要由髋关节发育不良、外伤暴力、关节退行性变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患肢缩短、活动受限、剧烈疼痛等症状。
1、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与胎儿期髋臼发育异常有关,多见于新生儿和婴幼儿。患儿可能出现双下肢不等长、臀部皱褶不对称、髋关节外展受限等表现。早期可通过Pavlik吊带固定治疗,晚期需行Salter骨盆截骨术等手术矫正。该类型与遗传因素相关,建议孕期规范产检筛查。
2、创伤性髋关节脱位
高能量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可能导致创伤性髋关节脱位,常合并髋臼骨折。患者会出现患肢强迫性内旋畸形、无法负重行走,需急诊手法复位。若合并骨折或神经损伤,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交通事故和运动损伤是该类型主要诱因。
3、病理性髋关节脱位
类风湿关节炎、股骨头坏死等疾病可破坏关节结构导致病理性脱位。表现为渐进性疼痛加重、关节僵硬,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需针对原发病治疗,晚期需人工关节置换术。长期使用激素、酗酒是常见危险因素。
4、复位后并发症
复位后可能发生股骨头坏死、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表现为复位后持续疼痛、关节活动度下降,MRI可早期发现缺血改变。需避免早期负重,配合高压氧疗。老年患者、延迟复位者并发症风险更高。
5、康复管理
复位后需进行渐进式康复训练,早期以踝泵运动、直腿抬高为主,6周后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使用拐杖辅助行走3个月,定期复查X线评估愈合情况。康复期需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荷。
髋关节脱位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钙质,如牛奶、鱼肉、豆制品。出现髋部疼痛、步态异常时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永久性功能障碍。术后患者需遵医嘱定期随访,监测假体松动等远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