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后盆腔炎症状有哪些
剖腹产后盆腔炎的症状主要有下腹疼痛、异常阴道分泌物、发热、排尿不适、月经紊乱等。剖腹产后盆腔炎可能与手术创伤、细菌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炎症反应和全身症状。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
1、下腹疼痛
剖腹产后盆腔炎引起的下腹疼痛多为持续性钝痛或坠胀感,活动或按压时加重。疼痛可能集中在手术切口周围或盆腔深部,常伴有腰骶部酸胀。这种疼痛与子宫收缩痛不同,不会随产后时间推移减轻。若出现疼痛突然加剧或扩散至全腹,需警惕盆腔脓肿或腹膜炎等并发症。
2、异常阴道分泌物
盆腔炎会导致阴道分泌物量明显增多,呈脓性或血性,可能带有异味。分泌物颜色可从黄色变为黄绿色,质地粘稠,与正常恶露的渐变过程不符。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分泌物中有坏死组织碎片,这种情况提示感染较重,需立即进行抗感染治疗。
3、发热
剖腹产后出现体温超过38摄氏度,且持续24小时以上,需考虑盆腔感染。发热多伴有寒战、乏力等全身症状,使用常规退热药物效果不佳。体温波动曲线可表现为弛张热或间歇热,血常规检查常显示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显著升高。
4、排尿不适
盆腔炎可能刺激膀胱和尿道,导致尿频、尿急、排尿疼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排尿困难或血尿,但尿常规检查可能无异常。这种排尿不适与产后尿潴留不同,不会因导尿而缓解,反而可能加重感染风险。
5、月经紊乱
盆腔炎可能影响卵巢功能和子宫内膜修复,导致产后月经复潮延迟、经量异常或痛经加重。部分患者会出现非月经期阴道出血,这种出血量少但持续时间长,与子宫复旧不良的出血特点不同。长期未治疗的盆腔炎还可能造成输卵管粘连,影响后续生育功能。
剖腹产后需保持会阴清洁,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及时更换卫生巾。术后6周内避免盆浴和性生活,减少感染风险。饮食上应保证优质蛋白和维生素摄入,如鸡蛋、鱼肉、西蓝花等,帮助伤口愈合。出现发热或腹痛加重时,应立即就医,不可自行服用抗生素。恢复期间可进行温和的凯格尔运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