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牙周病该怎么去治疗
牙周病可通过洁治术、龈下刮治术、药物治疗、牙周翻瓣术、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等方式治疗。牙周病通常由菌斑堆积、牙结石刺激、咬合创伤、全身性疾病、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
1、洁治术
洁治术是清除龈上菌斑和牙结石的基础治疗方式,适用于牙龈炎及轻度牙周炎。通过超声波或手工器械去除牙颈部及龈缘的沉积物,能有效缓解牙龈出血和炎症。治疗后需配合口腔卫生指导,建议每6-12个月重复进行。
2、龈下刮治术
针对中重度牙周炎的龈下菌斑和结石,需进行根面平整和刮治。该操作在局部麻醉下清除牙周袋内感染组织,减少袋深度。可能出现短暂牙齿松动,一般2-4周恢复。需配合复诊监测和口腔维护。
3、药物治疗
辅助使用盐酸米诺环素软膏、甲硝唑片、西吡氯铵含漱液等控制感染。药物可抑制厌氧菌繁殖,减轻急性炎症。需注意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菌群失调,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
4、牙周翻瓣术
适用于深牙周袋和骨缺损病例,通过手术翻开牙龈彻底清创,必要时配合骨移植材料。术后需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预防感染,避免咀嚼硬物2-4周。需定期复查评估愈合情况。
5、引导性组织再生术
采用生物膜隔离牙龈上皮,促进牙周膜细胞优先生长。适用于垂直型骨吸收的患牙,能改善牙槽骨高度。术后3-6个月需影像学评估再生效果,成功率与患者口腔卫生维护密切相关。
牙周病患者日常应使用软毛牙刷和牙线清洁牙齿,避免横向刷牙损伤牙龈。戒烟限酒可降低炎症反应,控制血糖有助于改善牙周状况。建议选择含氟牙膏和抗菌漱口水,每餐后漱口。定期口腔检查能早期发现复发迹象,出现牙龈肿胀或出血加重应及时复诊。保持均衡营养,适量补充维生素C和钙质有助于牙周组织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