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治得好吗
老年人腰椎间盘突出通过规范治疗通常能有效缓解症状,但完全治愈存在难度。治疗方案主要有卧床休息、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微创手术和开放手术。
卧床休息是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期的首要措施,需保持平卧位1-2周,避免腰部负重和剧烈活动。硬板床配合适度翻身可减轻椎间盘压力,必要时可使用腰围提供支撑。药物治疗常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缓解疼痛,配合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可短期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消除神经根水肿。物理治疗包括超短波、中频电疗等理疗手段,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每次治疗20-30分钟,10-15次为1疗程。微创手术如椎间孔镜技术适用于单节段突出,创口仅7毫米,术后3天可下床活动。开放手术如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适用于多节段病变伴椎管狭窄,需住院7-10天,术后需佩戴支具3个月。
高龄患者因椎体退变严重,术后复发率较年轻人高5-8个百分点。合并骨质疏松者需同步进行抗骨质疏松治疗,否则可能发生内固定松动。心肺功能不全患者需术前评估手术耐受性,必要时选择保守治疗。长期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可能影响术后切口愈合。脑血管病患者术后需警惕深静脉血栓形成,应尽早进行下肢康复训练。
老年腰椎间盘突出患者日常应避免久坐久站,坐姿保持腰部垫枕,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饮食注意补充蛋白质和钙质,每日饮用300毫升牛奶,适量食用鱼肉、豆制品。康复期可在医生指导下进行五点支撑法、飞燕式等腰背肌锻炼,每周3-4次,每次10-15组。冬季注意腰部保暖,睡眠时使用电热毯预热被褥。定期复查腰椎MRI观察病情变化,若出现下肢麻木加重或大小便失禁需立即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