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性腰椎骨折是什么
压缩性腰椎骨折是指腰椎椎体因外力作用导致高度降低的骨折类型,多由骨质疏松或外伤引起,主要表现为腰背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压缩性腰椎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密切相关,骨质疏松患者的骨密度降低,轻微外力即可导致椎体压缩。外伤也是常见原因,如高处坠落、车祸等直接暴力作用于腰椎。长期负重劳动或姿势不良可能增加腰椎负荷,加速椎体退变。某些内分泌疾病如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能影响钙磷代谢,间接导致骨质脆弱。少数情况下,肿瘤转移至腰椎也可能破坏骨质结构,引发病理性骨折。
患者通常出现腰背部持续性钝痛,站立或行走时加重,平卧可缓解。骨折严重时可能出现脊柱后凸畸形,身高变矮。神经受压时可伴随下肢麻木、无力或大小便功能障碍。急性期局部压痛明显,肌肉痉挛导致活动受限。慢性期可能遗留慢性腰痛,影响日常生活能力。部分患者因疼痛长期卧床,可能引发肺炎、压疮等并发症。
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X线可显示椎体高度丢失和楔形变。CT能清晰观察骨折线和骨块移位情况。MRI有助于评估脊髓和神经根受压程度。骨密度检测可明确骨质疏松程度。实验室检查包括血钙、磷、碱性磷酸酶等指标,用于排查代谢性骨病。
治疗需根据骨折程度和病因制定方案。轻度骨折可采用卧床休息、支具固定等保守治疗。疼痛明显时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骨质疏松患者需配合阿仑膦酸钠片等抗骨吸收药物。严重骨折或神经损伤可能需要椎体成形术或内固定手术。康复期需逐步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预防肌肉萎缩。
预防重点在于骨质疏松管理,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适度晒太阳。中老年人应定期检测骨密度,避免提重物或剧烈扭转动作。家居环境减少跌倒风险,如安装扶手、防滑垫。搬运重物时保持脊柱直立,用腿部力量分担负荷。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需监测骨质变化,必要时进行药物干预。
压缩性腰椎骨折患者日常需保持适度活动,避免久坐久站,睡眠选择硬板床。饮食注意高钙食物如牛奶、豆腐的摄入,戒烟限酒以减少骨量流失。康复锻炼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如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弯腰搬重物等危险动作。定期复查骨密度和脊柱状态,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出现新发疼痛或症状加重时须立即就医,防止骨折进展或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