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有什么区别
腰肌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的区别主要在于病变部位、症状特征及病理机制。腰肌劳损是腰部肌肉、韧带等软组织慢性损伤,腰椎间盘突出则是椎间盘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器质性病变。
1、病变部位差异
腰肌劳损的病变集中于腰背部肌肉、筋膜或韧带,常见于竖脊肌、腰方肌等肌群。腰椎间盘突出发生在腰椎骨之间的椎间盘结构,尤其是L4-L5、L5-S1节段,髓核突破纤维环向后方或侧后方突出。
2、症状表现不同
腰肌劳损主要表现为腰部弥漫性酸胀痛,活动后加重,休息可缓解,偶伴肌肉痉挛,无下肢放射痛。腰椎间盘突出以腰痛伴单侧下肢放射性疼痛为特征,咳嗽或打喷嚏时加重,可能出现足部麻木、肌力下降等神经压迫症状。
3、病理机制区别
腰肌劳损由长期姿势不良、过度负荷导致肌肉微损伤和炎症因子堆积,属于功能性病变。腰椎间盘突出源于椎间盘退变、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直接压迫神经根,属于结构性改变,影像学可见明确占位。
4、检查方法差异
腰肌劳损主要通过体格检查发现局部压痛点或肌肉紧张,影像学多无异常。腰椎间盘突出需通过MRI或CT显示突出节段和神经受压程度,直腿抬高试验等神经牵拉检查常呈阳性。
5、治疗原则不同
腰肌劳损以热敷、按摩、功能锻炼等保守治疗为主,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凝胶、氟比洛芬贴膏等外用药物。腰椎间盘突出急性期需卧床,严重者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或椎间盘切除术,药物可选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等。
日常需避免久坐久站,加强腰背肌锻炼如小燕飞动作,睡硬板床减轻腰椎压力。若出现下肢麻木、排尿困难等马尾综合征表现,应立即就医。两类疾病均需规范康复训练,腰椎间盘突出患者应避免推拿等暴力手法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