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甲脱落是什么病
手指甲脱落可能与外伤、真菌感染、银屑病、扁平苔藓、甲状腺功能异常等疾病有关。指甲脱落通常表现为甲板与甲床分离,可能伴随疼痛、红肿或甲板变形等症状,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
1、外伤
机械性损伤如挤压、撞击可能导致甲下血肿或甲根受损,引发指甲脱落。急性期表现为甲床淤血、剧烈疼痛,慢性损伤可见甲板逐渐翘起。需避免二次伤害,保持患处清洁干燥,严重时需就医清除坏死甲板。
2、真菌感染
甲癣由皮肤癣菌侵入甲板导致,表现为甲板增厚、发黄、脆裂直至脱落。可遵医嘱使用盐酸阿莫罗芬搽剂、环吡酮胺乳膏、伊曲康唑胶囊等抗真菌药物,合并手足癣时需同步治疗。
3、银屑病
银屑病甲损害表现为甲板点状凹陷、油滴样改变或全甲剥离。可能与免疫异常相关,需配合全身治疗使用卡泊三醇软膏、他卡西醇软膏等局部用药,严重者需生物制剂干预。
4、扁平苔藓
甲扁平苔藓特征为甲板纵向裂隙、翼状胬肉形成,最终导致甲萎缩脱落。可尝试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注射液,或外用丙酸氯倍他索乳膏控制炎症反应。
5、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均可引起甲营养不良,表现为甲板变薄、易碎。需通过甲状腺激素检测确诊,甲亢患者可使用甲巯咪唑片,甲减患者需补充左甲状腺素钠片。
日常应避免指甲接触刺激性化学品,修剪时保留适当长度。真菌感染者需单独使用指甲工具,银屑病患者需注意皮肤保湿。若指甲脱落伴随发热、化脓或全身症状,应立即就医排查系统性疾病。恢复期可适量补充蛋白质、维生素D及锌元素促进甲板再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