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做什么检查出来
盆腔炎通常需要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手段确诊。主要有阴道分泌物检查、血常规检查、超声检查、腹腔镜检查、宫颈分泌物培养等检查方式。
1、阴道分泌物检查
阴道分泌物检查是诊断盆腔炎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显微镜检查,可以观察白细胞数量、细菌形态等指标。当每高倍镜视野下白细胞超过10个时,提示可能存在感染。该检查还能发现淋病奈瑟菌、衣原体等病原体,有助于明确感染类型。检查前24小时内应避免性生活、阴道冲洗和使用阴道药物。
2、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查可以反映全身炎症反应情况。盆腔炎患者常出现白细胞计数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等表现。C反应蛋白和血沉等炎症指标也可能升高。这些指标虽然不能直接确诊盆腔炎,但能为诊断提供辅助依据。检查结果异常时,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3、超声检查
经阴道超声检查能清晰显示盆腔器官的形态和结构变化。盆腔炎患者可能出现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卵巢肿大等异常表现。超声检查无创、便捷,可重复进行,是评估盆腔炎严重程度和监测治疗效果的重要手段。对于疑似盆腔脓肿的患者,超声检查尤为重要。
4、腹腔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是诊断盆腔炎的金标准。通过腹壁小切口插入腹腔镜,可直接观察盆腔器官的炎症表现,如输卵管充血水肿、盆腔粘连等。同时可采集病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诊断。该检查准确性高,但属于有创操作,通常在其他检查无法确诊时采用。
5、宫颈分泌物培养
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明确致病微生物种类。通过采集宫颈管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能准确识别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培养结果可为抗生素选择提供依据。检查前应避免使用阴道药物,取样时需注意无菌操作,以提高检出率。
盆腔炎患者确诊后应遵医嘱规范治疗,避免病情迁延不愈。治疗期间应注意休息,保持会阴清洁,避免性生活。饮食上宜清淡,多摄入优质蛋白和维生素,增强免疫力。适当进行盆底肌锻炼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现发热、腹痛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