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中耳炎怎么止痛
急性中耳炎可通过口服止痛药、局部热敷、滴耳液治疗、调整睡姿、避免用力擤鼻等方式止痛。急性中耳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咽鼓管功能障碍、上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下降等原因引起。
1、口服止痛药
对乙酰氨基酚片或布洛芬缓释胶囊等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中耳炎引起的疼痛和发热。这些药物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减轻炎症反应,但需注意胃肠道刺激等副作用。儿童患者需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混悬液等剂型,家长需严格按体重计算剂量。
2、局部热敷
用温热毛巾敷于患侧耳部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鼓膜充血肿胀导致的疼痛。温度控制在40-45摄氏度为宜,每次持续10-15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热敷时家长需测试温度避免烫伤,婴幼儿需在清醒状态下进行。
3、滴耳液治疗
氧氟沙星滴耳液或氯霉素滴耳液等抗菌药物可直接作用于感染部位。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接近体温,患者侧卧患耳朝上,滴入3-5滴后保持体位5分钟。化脓性中耳炎禁用滴耳液,家长需观察耳道分泌物性状。
4、调整睡姿
抬高床头30度或侧卧患耳朝上的姿势有助于减轻耳内压力。婴幼儿可垫高肩部而非头部,避免颈部弯曲影响呼吸。睡眠时避免压迫患耳,使用记忆棉枕头减轻局部压力。
5、避免用力擤鼻
捏住单侧鼻孔轻柔擤鼻,防止细菌经咽鼓管逆行感染。鼻腔分泌物较多时可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器清洁。儿童感冒期间家长需协助清理鼻腔,避免哭闹增加耳压。
急性中耳炎发作期间应保持耳道干燥,洗澡时可用棉球堵塞外耳道。饮食宜清淡,多摄入维生素C丰富的猕猴桃、西蓝花等食物。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使耳道进水的活动,乘坐飞机时可咀嚼口香糖平衡耳压。若疼痛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高热、耳流脓等症状,需及时至耳鼻喉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