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区分痛风和关节炎
痛风和关节炎可通过发病机制、典型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特征及好发人群五个维度区分。痛风是尿酸代谢异常引发的晶体性关节炎,关节炎则包含骨性、类风湿性等多种关节炎症类型。
1、发病机制
痛风由长期高尿酸血症导致单钠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引发,常与饮酒、高嘌呤饮食相关。关节炎中骨性关节炎是关节软骨退行性变,类风湿性关节炎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与遗传、感染等因素有关。
2、典型症状
痛风急性发作多表现为第一跖趾关节突发红肿热痛,疼痛呈刀割样,24小时内达高峰。骨性关节炎疼痛为缓慢加重的钝痛,晨僵时间短;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呈对称性小关节肿痛,晨僵可持续1小时以上。
3、实验室检查
痛风患者血尿酸值常超过420μmol/L,关节液检出尿酸钠结晶可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见类风湿因子、抗CCP抗体阳性,骨性关节炎实验室检查通常无特异性异常。
4、影像学特征
X线检查中痛风早期仅见软组织肿胀,慢性期可见穿凿样骨侵蚀。骨性关节炎显示关节间隙狭窄、骨赘形成;类风湿性关节炎可见关节面侵蚀和骨质疏松。
5、好发人群
痛风多见于40岁以上男性及绝经后女性,常伴肥胖、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骨性关节炎好发于中老年负重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以30-50岁女性为主,可能伴随肺间质病变等关节外表现。
日常需注意控制体重、避免关节过度负重,痛风患者应严格限制高嘌呤食物如动物内脏、海鲜的摄入,关节炎患者可进行游泳等低冲击运动。两类疾病均需遵医嘱规范治疗,痛风急性期可使用秋水仙碱片、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慢性期需长期服用非布司他片等降尿酸药物;类风湿性关节炎常用甲氨蝶呤片、来氟米特片等抗风湿药,骨性关节炎可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营养软骨。出现关节持续肿痛时建议尽早就诊风湿免疫科或骨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