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咽喉炎如何治疗
疱疹咽喉炎可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治疗、饮食调整、口腔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方式治疗。疱疹咽喉炎通常由柯萨奇病毒A组感染引起,表现为咽痛、发热、口腔疱疹等症状。
1、抗病毒治疗
疱疹咽喉炎由病毒感染引起,可遵医嘱使用抗病毒药物抑制病毒复制。常用药物包括阿昔洛韦片、更昔洛韦胶囊、泛昔洛韦片等。早期使用抗病毒药物有助于缩短病程,减轻症状。用药期间需观察是否出现头晕、恶心等不良反应,儿童用药需严格遵循儿科医生指导。
2、对症治疗
针对发热症状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口服溶液或布洛芬混悬液,咽痛明显时可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缓解。出现口腔疱疹可局部涂抹喷昔洛韦乳膏,避免抓挠导致继发感染。儿童患者家长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避免高热惊厥。
3、饮食调整
发病期间应选择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蒸蛋等,避免辛辣刺激及过硬食物加重咽部不适。适量增加维生素C含量高的水果汁,帮助黏膜修复。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少量多次喂食,保证营养摄入。
4、口腔护理
每日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3-4次,保持口腔清洁。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溶液轻柔擦拭口腔黏膜。疱疹破溃后可涂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凝胶促进愈合,避免使用含酒精的漱口水刺激创面。
5、预防并发症
密切观察是否出现拒食、嗜睡、颈部僵硬等重症表现,警惕病毒性脑膜炎等并发症。患者需单独使用餐具并煮沸消毒,家庭成员接触后应规范洗手。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防止心肌受累。
疱疹咽喉炎患者应保持居室通风,维持适宜温湿度。恢复期间建议继续软食1-2周,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日常注意手卫生,流行季节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出现持续高热、精神萎靡、尿量减少等情况需及时复诊。适当补充乳铁蛋白等免疫调节营养素有助于预防复发,但需在营养师指导下使用。痊愈后对同型病毒可获得持久免疫力,但需注意其他血清型病毒的交叉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