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癌是什么症状和前兆
血癌早期可能出现乏力、反复发热、皮肤瘀斑等症状,前兆包括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夜间盗汗、淋巴结肿大等表现。血癌通常指白血病,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类,主要与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有关。
1、乏力
白血病患者因红细胞减少导致贫血,常出现持续疲劳感,活动后心悸气促。伴随面色苍白、头晕等症状,需通过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水平。日常可补充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但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右旋糖酐铁口服溶液、蛋白琥珀酸铁口服溶液等药物治疗原发病。
2、反复发热
异常白细胞无法发挥正常免疫功能,易引发细菌或病毒感染。发热温度多在38摄氏度以上,可能伴有咽痛、口腔溃疡。需避免自行服用退烧药,应及时检查血象,临床常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昔洛韦片等控制感染,同时进行骨髓穿刺明确分型。
3、皮肤瘀斑
血小板减少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轻微碰撞即可出现皮下出血,常见于四肢皮肤。可能伴随鼻出血、牙龈渗血,需警惕颅内出血风险。确诊后需输注血小板悬液,或使用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注射液促进血小板生成。
4、体重下降
癌细胞代谢消耗增加,患者1-3个月内体重减轻超过5%,可能伴随食欲减退。需与糖尿病、甲亢等疾病鉴别,通过骨髓活检确诊。治疗期间需采用高蛋白饮食,必要时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
5、淋巴结肿大
淋巴细胞白血病常见颈部、腋窝无痛性淋巴结肿大,直径多超过2厘米,质地偏硬。需进行淋巴结活检排除淋巴瘤,临床常用注射用环磷酰胺、伊马替尼片等靶向药物控制病情进展。
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尽早就诊血液科,完善血涂片、流式细胞学等检查。治疗期间需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生冷食物,定期监测血常规。急性白血病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慢性白血病可通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长期控制。日常注意预防感染,避免剧烈运动导致出血,保持均衡营养摄入有助于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