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疹感染是什么
湿疹感染是指湿疹继发细菌、病毒或真菌感染的状态,常见病原体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单纯疱疹病毒等,临床表现为红肿渗液加剧、脓疱或发热。
湿疹本身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后更易被微生物入侵。细菌感染时皮损处可出现黄色结痂、渗出脓液,周围皮肤发红发热。病毒感染可能引发疱疹样湿疹,表现为簇集性水疱伴疼痛。真菌感染多伴随边缘清晰的鳞屑斑块。感染会加重原有瘙痒和炎症反应,延迟湿疹愈合进程。
免疫抑制人群如婴幼儿、老年人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更易发生感染。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患者因皮肤微循环障碍,感染风险显著增加。抓挠导致的皮肤破损是主要感染途径,过度清洁或湿热环境也可能破坏皮肤微生态平衡。
湿疹感染者需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搔抓,穿着纯棉透气衣物。急性期可短期使用生理盐水湿敷,渗液减少后改用低敏保湿剂。饮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A、锌等营养素。若出现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或局部皮损快速扩散,应立即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和针对性抗感染治疗,切勿自行使用抗生素药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