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牙周炎疼怎么办
哺乳期牙周炎疼痛可通过局部冷敷、淡盐水漱口、调整饮食、使用药物、牙科治疗等方式缓解。牙周炎通常由菌斑堆积、激素变化、口腔卫生不良、免疫力下降、遗传等因素引起。
1、局部冷敷
哺乳期牙周炎急性发作时,可用冰袋包裹毛巾后敷于患侧面部,每次5-1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肿胀,缓解神经末梢对疼痛的敏感度。注意避免直接接触皮肤防止冻伤,每日重复进行2-3次。
2、淡盐水漱口
将5克食盐溶解于200毫升温开水中,每日漱口3-4次。氯化钠能抑制口腔细菌繁殖,减轻牙龈充血。哺乳期使用安全无副作用,但需避免吞咽,漱口后30分钟内暂不哺乳。
3、调整饮食
选择常温流质或软质食物如米粥、蒸蛋,避免过硬、过烫及刺激性食物。保证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增加猕猴桃、西蓝花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摄入,有助于牙龈组织修复。
4、使用药物
哺乳期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阿莫西林胶囊、甲硝唑片等药物。需告知医生哺乳情况,避免使用四环素类及喹诺酮类药物。用药期间建议暂停哺乳,用吸奶器维持泌乳。
5、牙科治疗
超声波洁治能清除龈下结石,局部冲洗上药可控制感染。严重者需进行牙龈翻瓣术,治疗期间使用铅衣防护不影响哺乳。建议选择上午就诊,治疗后4小时再哺乳。
哺乳期需加强口腔护理,使用软毛牙刷每日刷牙两次,配合牙线清洁牙间隙。定期用舌苔刷清理舌背菌斑,餐后及时漱口。保持充足睡眠有助于免疫力恢复,若出现发热或脓性分泌物需立即就医。哺乳前后用温水清洁乳头,避免口腔细菌传染婴儿。